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大湾区临床与工程融合创新发展会议

暨“南山之星”研究生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02 浏览次数:

在全球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产业基础,正逐步成为推动医工融合创新的前沿阵地。为了进一步加强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11月30日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承办的大湾区临床与工程融合创新发展会议“南山之星”研究生创新论坛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与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层次、跨学科的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医学影像等领域的顶尖学者、临床医生、企业精英及投资人,共同探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高效转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原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长苏荣辉,加拿大科学院院士李晨钟,中国科大超导研究所所长李晓光,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祥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杨旗,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胡丙杰,国内专家学者、广州医科大学在校师生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梁兴杰主持。


开幕式上,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胡丙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大会旨在围绕新形势下临床与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深入探讨,对强化创新引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诊疗进步、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提升广州医科大学的社会影响力、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会议主会场,4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李晨钟以细胞外囊泡的高灵敏检测与分析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大超导研究所所长李晓光以重大疾病核心科学问题的突破与临床转化研究为题作大会报告。

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祥良以纳⽶医药研究与转化进展为题作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共设个分会场,聚焦纳米药物与探针、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医学影像与医疗器械三个前沿专题,共组织6个主旨报告、30个邀请报告。



本次会议增设“南山之星”研究生创新论坛,吸引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踊跃参与,现场共组织36个口头报告。经专家评委评审。共授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旨在激励医工融合领域富有创新与潜力的青年学者及团队,为其成长之路提供强大助力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刘慧宁